11月23日,学校社区教育服务中心采用网络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开展第二期全省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师资培训。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助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帮助各地、各单位化解在“智慧助老”工作中遇到的师资力量薄弱、实需课程资源缺乏等问题,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兼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山东老年开放大学校长刘兆东,山东省教育厅民办教育与继续教育处副处长刘天华出席培训并讲话,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彦文主持培训,来自全省各地的20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刘兆东在讲话中指出,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高度重视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在山东省教育厅关心支持下,连续两年举办全省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师资培训。2021年,全省累计培训老年人10余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把本次培训办出特色、办出实效,他提出四点希望:一是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各地、各单位要积极开展多样化培训和个性化服务,引导老年人愿用、能用、乐用智能技术,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有序推进,抓好落实。要整合、利用好各地特色资源,将学习场景与生活场景有机融合,引导老年人“学中用、用中学”,帮助老年人实现智慧出行、智慧医疗、掌上金融、手机购物;三是培树典型,示范带动。要深度挖掘、广泛宣传各地、各单位在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教学培训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组织创优评先,推广优秀工作案例,形成“乐教乐学”的社会风尚;四是理论升华,指导实践。要创新培训模式,开拓研究领域,在深入实践的同时,形成有关“智慧助老”的优秀科研成果,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作用。
刘天华在讲话中对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培训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为扎实开展我省“智慧助老”各项工作,各地、各单位一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为“智慧助老”培养优秀师资,提供支持服务;二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老年群体遇到的突出问题实施重点培训;三要以机制建设为导向,构建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培训的长效机制;四要以培训效果为导向,坚持线下实体培训与线上远程教学相结合,以线下培训为主渠道,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远程教学,扩大受教面和受教人数。
培训期间,四位专家通过屏幕共享,采取线上演示、实时互动等方式,分别讲授了手机应用基础、手机拍摄技巧、微信基础应用、智慧生活知识等四个模块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通过培训,参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实操技能和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据悉,社区教育服务中心为做好“智慧助老”工作,组织编写、出版了专门的培训教材,申请专项财政资金购买了600余门包括智能技术应用在内的各类老年教育资源,对“山东老年学习在线”进行了适老化、实需化改造,为大规模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培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