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
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 互动交流
深学细悟 力行践实
发布时间:2025-04-28 浏览次数:

开放教育学院 朱晓丽

通过为期两天的集中学习、研讨交流与自我反思,我深刻体会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抓手的重大意义,也更加明确其作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改进作风行动指南的实践要求。现将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以学促思:在政治对标中深化作风建设认知

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也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切入点。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文献,我深切领悟到 "精简会议活动"" 厉行勤俭节约 ""改进调查研究" 等要求背后,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

政治对标的核心在于校准 "初心坐标"。八项规定之所以能产生 "徙木立信" 的影响力,根本在于始终坚守 "以人民为中心" 的执政理念。从精简会议文件到规范调研走访,本质上都是对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这一根本问题的生动回答。具体到开放教育学院的教务工作,作为学校办学的基础支撑环节,优良作风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直接关系到职责履行成效。只有从政治高度认识作风建设,才能提升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增强师生获得感,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案启悟:在对照检视中筑牢思想防线

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关于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传达,细则制定的 “细致入微”与“求真务实” 令我感慨颇深,让我深切感受到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历史案例发人深省。伍兰花征粮事件,暴露出脱离实际、简单 "一刀切" 的危害,深刻印证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的真理。这警示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调研开路,让决策部署对接基层真实需求,经得起实践检验。

《风腐同查同治》警示教育片则通过鲜活案例敲响警钟:有的同志台上谈宗旨、台下搞享乐,有的国企人员在酒局中被 "围猎",有的窗口单位公职人员公权私用。这些案例揭示出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的共生关系,即作风 "小裂缝" 易成腐败 "突破口"。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常修初心之堤,以 "第一次" 为警戒线,视 "小节" 为 "大节",慎独慎微慎初,净化 "三圈",抵制歪风邪气,涵养清风正气。

三、以改促行:在整改落实中彰显担当作为

学习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实践。中央八项规定明确了厉行节约、反对奢靡、廉洁从政、务实作风的要求,为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工作实际,我将从四方面推动学习成果转化:

一是厉行节约,严控开支。近期与同事们交流,我深刻认识到学校在收支方面的压力。这就要求在组织活动、日常开支等工作中,以过紧日子的态度精打细算,资金使用分清主次,必要之处不吝啬,可省之处绝不浪费。

二调研摸实情,找准发力点。坚持一线工作法,通过实地调研、业务交流、数据研判等形式,主动倾听办学体系声音,精准捕捉教务管理、服务保障等环节的痛点堵点,使每一项部署都贴合实际需求,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强化服务,提升效能。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主动下沉办学体系各层面,精准把握需求与意见。以问题为导向改进工作流程,优化服务细节,提供更高效、更贴心的支持。

四是破除虚功求实效。坚决杜绝敷衍塞责、走过场现象,无论是工作部署还是调度推进,都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用实际成效检验工作质量。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此次学习是思想洗礼与行动校准。今后我会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形成常态,以作风建设提升工作质效,以初心使命为指引,聚焦学校发展,用实干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