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为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实现教师同学习共成长,2024年,工作室开展了“教师共读书”系列活动。
4月11日上午,杨洁老师开启了2024春第一次教师共读书分享活动,分享主题围绕卡尔・罗杰斯的《自由学习》展开。这本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著的重要作品,深刻强调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我导向性。罗杰斯认为学习并非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基于学习者需求和兴趣的主动体验。他提出的“自由学习”概念,倡导学习者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探索、体验,以实现深层次学习。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自由学习成为必然趋势,它赋予学习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多自主性,能依据个人兴趣、需求和节奏安排学习。这一分享启发教师们在现代教育理念下,通过自由学习不断探索新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素养,活动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激发了学习热情。
5月17日上午,第二场活动如期举行,刘媛媛老师分享了《明朝那些事》系列丛书。这套由当代作家石悦创作的丛书,以幽默生动的笔触讲述明朝历史趣闻轶事,展现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物特点。通过此次分享,教师们对明朝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文化特点有了更深入了解。深入学习历史,让教师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价值,有助于建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本次活动无疑是一次富有意义的尝试。
10月17日下午,第四场“教师共读书”系列分享活动开展,任静老师带来了《汉字与中国文化十讲》的分享。该书由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创作,记录了其围绕汉字知识开展的十场讲座。内容广泛,涵盖汉字起源与演变、性质与特点、结构与字理、书写规则与书法艺术,还探讨了汉字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及现代汉字教育等问题。这本书兼顾基础知识介绍与现实问题关照,说理透彻、语言通俗,为教师们深入了解汉字文化提供了丰富视角。
11月14日下午的第五场活动,郭梦星老师分享了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这本书直击教育根本,提出教育终极目标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促进自我发展,而非单纯知识堆砌。怀特海倡导全面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强调教育应聚焦学生整体成长。他提出的“教育的节奏”理论,将教育过程划分为浪漫、精确与综合运用三个阶段,揭示了教育与学生智力发展的内在联系,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框架,启发教育者洞察学生成长规律。此次分享让教师们认识到这本书对现代教育体系的理论奠基作用和实践指导意义,促使大家重新审视教育本质与价值,关注学生独特需求与潜能,探索教育无限可能。
这一系列“教师共读书”活动,通过不同主题的书籍分享,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养分,搭建了专业成长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合作,后续工作室还会举办更多类似有意义的活动,助力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