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 互动交流
李向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精神体会
发布时间:2021-06-08 信息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是继5年前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5.17”重要讲话,以及2019年在全国两会期间看望社科界和文艺界政协委员、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再一次对哲学社会科学界发出新的指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深切关怀、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殷切期望。作为学校科研管理人员和学报编辑人员,我们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对哲学社会科学界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结合起来,坚定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

一、深刻认识意义  持续学习领会

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一时代命题,这种骨气和底气来自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高度自信,对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中华文明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哲学社会科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阐释中华文明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必须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践行者,自觉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当前,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强,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界忠实履行建言献策职责;从国内看,改革仍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界更好发挥咨询研究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意识形态领域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所面对的形势和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踏踏实实做学术,勤勤恳恳做研究,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努力为党和人民立德立言、献计献策。

二、弘扬中华文明  推进社科研究

高校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始终坚守文化传承创新的文化自信,既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和实践抓手。作为高校的社科工作者,必须做到:一是在深入理解中华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理解中华文明,要有历史意识、时代意识、文化意识、创新意识,深入发掘中国元素、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研究,把握新时代需求,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入新时代社会生活的可行路径,从而更好地为伟大的时代服务。像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和社科专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沂蒙精神研究”等,我们学校的社科工作人员都承担了相应的研究项目。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研究。二是在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下功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有许多条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我们党和人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充分宣传我们党的道路自觉意识和道路选择能力、道路开辟能力、道路坚持能力等。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回答清楚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基本途径及其现实意义。

    三、坚持守正创新  办好学术期刊

在回信中,总书记对办好高品质的学术期刊提出明确要求和重要指示,令人振奋、备受鼓舞。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守正创新、繁荣学术研究,是期刊的生命。坚守初心,是守学术情怀之心,也是守学术道德之心,扎扎实实做学问。引领创新,是学术的活力所在,也是期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我们将时刻牢记办刊人的使命,把好政治方向关、学术质量关,努力使期刊成为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

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学术期刊必须满足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需求,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始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放在首位,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术期刊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办刊宗旨,贯彻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保证期刊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学报编辑人员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坚定的政治纪律。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以及鉴别力。

二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学术期刊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在于能够源源不断刊发引领学术创新与学术发展前沿的原创性成果,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学术期刊才能行稳致远,才能有长久生命力与持续影响力。“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刊发有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决不因任何非学术因素就放松学术标准与学术质量,始终坚守高质量发展这一底线,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加强学术评价与学术诚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不给“伪学术”“伪问题”的研究成果任何发表的空间,多管齐下地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

三要加强选题策划。优秀的学术期刊不是盲目跟从作者,而是要前瞻性设置选题,加强思想引领。编委、编辑部人员首先要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规划和工作部署。明确办刊定位,立足学校的主责主业,以终身教育、在线教育为重心,积极策划选题,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加强与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为优秀社会科学人才和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提供展示平台,积极探索新的办刊举措与扩大学报的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新办法,突出开放大学特色,不断增强学报的影响力。

四要提升编辑综合能力。期刊的健康发展,两大主体至关重要:一是生产出优秀社科成果的作者,二是从事期刊编辑的工作人员,两者相辅相成。要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编辑人员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判断能力,形成职业敏感度,对优质稿件、优质作者的发现具有识别力。总书记对期刊提出“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的期望,我们学报要成为山东开大优秀科研人才、优秀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这一使命需要学报编委、编辑们共同完成。作为山东开放大学学报的编辑人员,我们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的回信精神,探索学报创新发展路径,提升学报编辑出版质量,为山东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科研处处长、编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