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
赵春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精神体会
发布时间:2021-06-02 信息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5月9日,在《文史哲》创刊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高品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了殷切期望,提出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回答好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一重大课题。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作为一名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我深受教育、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提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从中体现了坚定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转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凝聚全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贡献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所有哲学社会科学杂志如何办刊指明了努力方向,即学术期刊必须满足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需求,要理解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要坚守初心、守正创新、引领创新,坚持高品质、高品位,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繁荣学术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的研究力量必须进一步向研究中国问题、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华文明集中。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在信中的指示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哲学社会科学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这些讲话、指示和回信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阐释中华文明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必须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践行者,必须进一步向研究中国问题、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华文明集中,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作为学院党总支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学院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作为学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题学习,深入讨论,全面深刻把握回信精神。通过学习讨论,引导全院教师继续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理解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通过学习讨论,让全院教师意识到应紧跟时代步伐,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到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教学过程是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的过程,新时代要求广大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帮助学生树立爱国精神,积极投身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设中。通过学习讨论,让全院教师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同时还是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于将理论研究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将个人专业学科研究兴趣与国家需要相结合,个人研究要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紧密结合,要底气十足地讲好中国故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力争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要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引领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人才成长的全过程,把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有机结合,通过多种途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党情、国情、世情和红色文化教育,教导广大青年学生不忘初心、志存高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深化认知,深刻理解,将青年人的活力与创新力注入到发愤图强、潜心钻研、踏实做人之中,积极响应时代召唤,自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不断践行中国道路、塑造中国精神、发挥中国力量之中,为当今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和精神支持,肩负起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将中国人的新面貌展现给世界,不辜负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作者系文法学院党总支书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