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合作交流处>专题专栏>校友企业家
臧群邦
发布日期: 2020- 05-06 15:58 浏览次数:

加入鲁昌 初成长

臧群邦,于1998年5月毕业于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1998年5月,这是在还没毕业的日子,同学们都忙着写论文,找工作。臧群邦收到学生会通知,当时的山东昌鲁集团来到学校招人。经过对公司的参观、招聘,臧群邦进入山东昌鲁集团工作。

当时企业规模不大,经过培训后进入车间工作,工作是安装拖拉机发动机。面对的生产线是刚刚组装的,很多环节还不完善,刚开始的时候,由人力将发动机抬到安装架上,那是单杠发动机重量为260多斤重,一天60台。但当时人年轻,也不感觉累,臧群邦工作干的不亦乐乎!

5月19号,是臧群邦人生特别重要的日子,一生也难以忘怀。晚上下班后,简单吃了一下东西,臧群邦就跑到车间,因为是刚装的生产线,链条运行有点摩擦,需要处理,而当时只想让产线顺畅运行,臧群邦也没有想过报酬,就是想把事情干好。

在处理链条时,收到公司业务高科长通知,公司老总李登岱要和臧群邦面谈。在臧群邦的印象里那是一位沉稳而有阅历的老人,因为工作比较脏,臧群邦也不好意思坐,就一直站在。李总看出了他的不好意思,忙说“不碍事,坐就可!”简单的一句话温暖了臧群邦的心。

李总评价臧群邦干活很卖力,而且看到简历上臧群邦是学生会干部,就让他去做公关。当时臧群邦认为公关就是陪陪酒之类的,女性干的活。但很快知道,公关就是现在的销售经理职务。面对李总的叮嘱:要对公司负责,不管到什么时候,要站在公司的角度和利益上考虑问题。当时也不明白李总的意思,但经过10年做企业的经历,臧群邦真正明白了老板的用心。

一个长者的器重,成为他努力的动力,臧群邦的具体工作是去销售点上推销拖拉机。第二天按照公司的安排,和大货车运着拖拉机经过5各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400里外的河南丰庄农机公司。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出差,臧群邦感觉处处新鲜,忙的眼不够用的。

 在丰庄待了三个月,只卖了3台拖拉机,公司副总李仲强来视察臧群邦心里非常不好受,因为没有业绩给公司交代。但对方侯总,给厂里说“这个小臧,每天早上5点起来擦拖拉机,用鞋油擦轮胎”。李总对他的勤苦非常赞赏!这也让臧群邦心里稍稍有所安慰。

回到公司,公司正准备济南农机订货会,公司业务没有合适人员,臧群邦又被销售部临时派到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去准备展会事宜。忙了三天展会,不停的手写意向合同,臧群邦胳膊肿的像碗口粗,但有幸签了一个16台拖拉机的合同,人生的第一次大单让臧群邦至今记忆尤心。接下来就赶赴东北阜新,春节总结销售额,臧群邦在拖拉机板块是全场第一。现在总结,认认真真的做事,事情的成功与否,还有很多因素,总之努力好是最好的因素!

转泉林 茁壮成长

2000年9月,因为种种因素臧群邦辞去昌鲁的工作,来到高唐泉林集团。工作一个月后,泉林集团软包装项目开始建设,臧群邦就加入了泉林包装。在泉林包装(以下称软包装)认识了他的重要领路人,刘宝忠和张海,刘宝忠是泉林软包的奠基者,也是中国无菌包装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改变了臧群邦对一个管理者的看法:懂业务,懂技术,懂人性。张海,山西人,对工作认真负责,不可多得的技术人才!臧群邦慢慢的跟着两位恩师开始学习电气知识,因为在学校时规定不能谈恋爱,家里的条件也不允许,臧群邦就安心读书,在机械机电专业200多人,他的专业课成绩排前10,扎实的功底对他起了重要的帮助。当时管理者,对谁越苛刻,谁成长的越快,学的技术越多。臧群邦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快速成长。

2002年,泉林软包装被外企收购,臧群邦又迎来人生一成长机遇 ,面对堆积如山的中英文报表以及与外国人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臧群邦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公司还太多。通过努力,一年的时间,臧群邦学会了几乎用到的所有办公软件。但工作中遇到的常总也让臧群邦意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更加激励自己继续前行。天天工作13个小时以上,臧群邦留下了‘拼命三郎工作狂’的外号!逐渐接触到机器人行业前景,臧群邦有了创业的想法。

创景昂 谁主浮沉

2009年的春节前,借了1万元,臧群邦开始了创业之路。2009年9月15日,一个五间房的公司开业了(在高唐泉林路租赁了五间房屋)。万事开头难,直到2010年,臧群邦的工作是天天背着电脑包,去跑业务,路上学英语,看销售管理方面的书。天道酬勤,2010年下半年到2015年,景昂业绩突飞猛进,销售额过亿,用工达到300人,利税高唐前200名。

如果说创业者需要考验的话,臧群邦从2016年开始面临一生中的巨大考验:一是采购部门和客户合谋骗取公司账款,使公司损失200多万;二是企业联保担保相关企业,受环境影响纷纷倒闭跑路,给企业带来1300万损失;三是与一个跨国公司合作,企业技术力量不足,损失600多万。同时工作多年合作伙伴离开公司,大批技术员工离开公司去往同行公司,由于不能及时缴足利息,银行起诉,关停企业,查封企业账号,企业资产被拍卖归还银行贷款。公司在行业的地位一落千丈,原先注有码垛行业领头羊和黄埔军校(这个行业干的在国内比较早,培养了很多人才)之称的景昂一下走到了地狱!臧群邦的内心是恐慌的,在2016年4月7日,持续6个月拖欠工资后,工人集体罢工,堵在办公室门口,讨要工资,无奈臧群邦只有宣布休班停业一周!

2016年5月,停业一个月后,公司荒草丛生,虽然生产停产,公司还有门岗的和业务在公司。天无绝人之路,郓城的一个客户需要服务,臧群邦与公司池广跃一起奔赴市场。在晚上吃饭时,池广跃说:“臧群邦,这个事情,我们需要做下去,毕竟还有这么多客户,相信我们,我们虽然名誉受损,毕竟在行业里还有一席之地!大不了,您亲自生产,我来做业务,怎么着,公司几个人吃饭还是养得起的!”公司唯一剩下的业务经理的话让臧群邦心生温暖,同时又看到了希望。

臧群邦对四年来失败的经验进行总结:做事情,自助者天助,上天不会放弃一个努力的人;只要做,事情没有失败,只要不放弃,一切事情都有转机;高处不胜寒,胜不骄,胜利是失败的开始,盛极必衰!

2016年7月份,公司核心管理层全部撤退,在他们心目中,景昂撑不到2016年年底,他们跑到同行哪里,纷纷挖景昂墙角,以前非常疼爱的爱将,也如此掣肘,臧群邦的内心真没有准备好。面对人去楼空的场景,臧群邦得了抑郁症,浑浑噩噩,不醒不困的。

但摆在办公桌上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激励了臧群邦,前后仔细看了20多变,臧群邦明白一个企业的成长是一个老板和创业团队心路历程的成长!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天地让谁成功,先锻炼谁!也想西游记,没有八十一难,得不到真经。

2016年7月开始,臧群邦天天呆在公司,处理公司的生产事宜,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生产知识。臧群邦认为:小微企业,中小型企业,企业负责人必须懂管理,尤其对于加工制造业,没有多少沉淀的公司!很多书中讲的做好企业,老板引进项目,招进人才建设团队即可,这脱离了实际情况,实际是空中楼阁。企业老板不懂核心技术,自己没有能力,怎样吸引人才,怎样凝聚团队。

创业者本身也是一种职业,一种不能随便换工作的职业!正如马云所说的博大心胸是委屈撑大的,成功的路上人稀少,成功者往往是寂寞的!

终于在2017年9月,景昂迎来了空间繁忙,臧群邦自己亲手带人,发现企业中优秀个体进行培养。现阶段景昂培养人才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景昂自己培养,自己培养的有感情,感情深,走的更远;另外一条路多次引进人才。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2.9年,上市公司7.5年的数据也让景昂更加注重合作企业的选择。因为每一个经营性的错误,没有大小,都是致命的!所以臧群邦也越来越谨慎,如履薄冰!

十年景昂,到今天,企业整整走过10年,臧群邦明白中国制造业最缺乏的是10年如一日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因为在中国工匠太苦了!有几个家长教育孩子,好好上学,将来去工厂上班,做工匠!反观发达国外列强,他们的搞科研,搞工匠的待遇远远高于管理者。我们的劲敌日本,他们的工人非常稳定,甚至一辈子不换工作。

2017年,企业利税重新回到应有的状态,企业员工60多人,景昂对产品重新定位,做精品,做工匠,经过多年观察,上文说过,中国加工制造业水平很低,机械加工,更是惨,如果说软件落后20年,那机械加工行业得落后50年,精度远远和国外发达国家没法比。像这次中兴的惨败,也说明这个问题,当然,这也有一部分历史原因!不过,我们既然意识到不足,就要拼命去弥补! 臧群邦给自己也订了目标,要做50年的码垛,2018到2068,用半个世纪做好码垛。

这几年的起起落落,真的令臧群邦感触颇深,惨的时候,甚至混的成了光杆司令。但臧群邦认为企业创业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哪里跌倒,要在哪里爬起!有不服输的拼劲!你要敢拼,天地为您让路!您若退缩,就像装睡的人,谁也叫不醒您!

 

     母校寄语:转眼间已经从学校毕业二十余年,我也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仍能想起学校的美好点滴生活。怀着对学校的美好记忆祝愿母校越来越好,培养出更过的优秀人才,未来的路我愿和你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