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瑞,男,1977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宁津县城区南关东村人;1994年4月参加工作(合同制),现为宁津县公安局城区一中队辅警。自参加辅警工作24年来,杨书瑞同志政治思想过硬,热爱公安辅警事业,注重加强学习训练,公安业务技能熟练,自我要求严格,工作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急难险任务前敢于打头阵,上一线,协助侦破社会治安案件9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达300人,多次被局、所表彰为先进个人;尤其是杨书瑞同志见义勇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市电视台播出,赢得社会群众广泛赞誉,充分展现县公安局辅警队伍真诚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与责任担当,是我县公安局辅警队伍学习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人才。
以无比坚定的目标追求投身辅警事业。94年高中毕业后,杨书瑞同志应聘到县局城关派出所临时工岗位,一干就是23年。期间,家人、朋友都多次劝告本人说:“你即不是正式公安、又不是事业编制人员,而且工资待遇也不高,应趁早出来为好”,但该同志却以无比坚定的信心说,365行,行行出状元,我既然失去了做公安民警的机会,但选择了辅警临时工这份工作,同样,也可以协助做公安的工作,我就要干出点样子来,在无比坚定的目标引领下,杨书瑞同志积极学习《宪法》、《刑法》《民法》、《治安处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取得了中国人民大学成人自考大专学历,辅助工作期间,该同志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对如何协助干警、当好帮手、树好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总结和经验积累,其辅警为民服务十条准则受到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进行了经验介绍,有利提升了辅警队伍的能力素质,被同志们誉为“干警的好助手,老百姓的传话筒”,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搭起桥梁纽带,尤其是对辖区内流动人员管控,学校、车站周边治安等社会情况能够做到一口清,摸得准,多次被县局刑警队、治安队抽调执行任务,利用自身具有武术功底,为县局新进民警义务培训。正是对这份事业的坚定与追求,使杨书瑞同志从没有因这份看不起的工作而放弃信念的坚持,而是以更大恒心毅力和勇气投入工作,无怨无悔。
以敢于担当的为民情怀履行辅警职责。在工作中,该同志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责任和素质能力。群众报警时,第一个出现在现场的有杨书瑞,辖区巡逻时,处处有该同志忙碌的身影,当百姓上访诉求得不到答复时,杨书瑞总能出现在老百姓身边讲政策送温暖,援勤青岛峰会论坛期间主动请战,一丝不苟的奋斗在一线;2011年4月的一天,县1名中年妇女因打官司败诉,一时想不开,从县社5楼要跳楼制造影响事件,接警后,杨书瑞在所领导的指挥下,冒着随时坠楼的生命危险,迅速攀爬到楼顶,从后面靠近,在该妇女即将跳楼的千钧一发时刻,杨书瑞从后面一把将跳楼者抱住,挽救了生命,避免了恶劣影响;十九大召开期间,南环公园有老人坠湖,接警后不到3分钟,杨书瑞和同事就赶到现场,面对湖中杂草淤泥与不知多深的湖水,以及无可利用的救人器材,杨书瑞义无反顾的把救人放在第一位,跳下水奋力游到失事者身边将老人救出,其见义勇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报道,赢得社会群众广泛赞誉。像杨书瑞同志见义勇为的故事伴随着辅警工作23年来数不胜数,帮时集镇南村孩子迷路回到家,协调辖区邻里纠纷,帮老百姓侦破丢失的牲畜等等,都是杨书瑞同志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的完美体现,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充分体现了公安辅警人的优秀职业道德。
以不计得失的品格风范践行辅警誓言。24的辅警工作, 杨书瑞同志舍小家顾大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家中父母长年多病需要照顾,可本人很少能回家照顾,家中孩子患有先天性病,却因其抽不出时间去治疗,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一说起家中的难事,妻子就泪流不止,内心的痛苦别人无从体现;期间,该同志多次失去转为事业编制的机会,但所领导找其谈心谈话时,该同志坦然面对,用朴实真诚的话说“只要让我干,我就好好的干,不给所里丢人,对于编制的事,我没考虑 这么多”,杨书瑞同志是这么说的,更是么做的,工作期间,从没有因家中私事请过假,影响工作精力 ,面对困难从没有向单位里提出任何要求,从没有因个人便利条件办过私事,办过出格、违反纪律规定的事情,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入职辅警工作的铮铮誓言。
进入新时代,在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杨书瑞同志用最朴实的语言和实际行动,奋力谱写着对党的无比忠诚和绝对信赖,展现的是宁津人的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亲情、传承好家风的品格情怀,树立起了我县局辅警队伍忠诚为民、踏实干事、严格自律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