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男, 1981年10月出生,2015年秋季就读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2018年春季毕业。头脑聪明,踏实能干,于2013年3月成立东营广益农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资产总额5000万元,主要从事种鸭养殖、鸭苗孵化、鸭苗销售,年销售与收入5400万元,是我镇的养殖能手。
一、勇于闯荡积累经验。徐林在别人眼里是一个思想解放,敢想敢干的人。生长在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的生活经历让他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锻炼了他的坚毅性格。2002年中学毕业他选择了外出到肉鸭养殖厂打工,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短时间掌握了肉鸭养殖技术,成为养殖厂的技术骨干,得到了丰富的回报。但他没有为自己取得的成绩骄傲,2004年他放弃已取得的成绩,选择到种鸭养殖厂学习种鸭养殖管理,继而又学习了鸭苗孵化技术。他凭着坚毅不服输的性格,用短短的二年时间掌握了常人要用五六年才能掌握的技术,被工友称为“拼命三郎”。由于他的出色表现,2005年调任鸭苗销售部经理,成为种鸭繁育行业中最年轻的从业技术人员。
二、敢于投资扩大生产。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技术积累,2011年徐林辞去原来的工作,回到家乡广饶县稻庄镇创建了自己的种鸭养殖基地,并依托基地成立了广饶县宏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在创业过程中,经过多年发展,养殖基地初具规模,但经济效益上升幅度有限,徐林敏锐的意识到,传统的养殖模式和做法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加以改革,于是他上网搜索新型养殖技术,了解到科学知识和市场动态在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到处寻找新型技术来源。功夫不负有心人,广饶县新型农民学校正好有这方面的培训平台,2014年徐林与广饶县新型农民学校展开合作,将养殖基地做为新型农民学校的合作基地,就这样,新型农民学校组织相关养殖专家、学员来到基地现场教学并提供养殖方面的技术支持,基地负责提供教学场所的合作模式形成了。合作过程中徐林逐渐改变原先的养殖方式,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进行提升改造。进过几年发展,现在的东营广益农业有限公司10万套樱桃谷父母代种鸭场建设暨2000万只鸭苗孵化项目在充分考虑全县鸭苗孵化场数量和养鸭场数量的基础之上规划的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3000万元,占地89.291亩,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肉种鸭封闭式无水旱养环保配套技术,种鸭产蛋率高,种蛋受精率高,种蛋孵化率高,养殖综合效益高。目前场区已经完成投资1200万元,围墙建设及仓库已经建设完成,办公室二楼已经建成并装修完毕,养殖场区路面已经硬化,用于孵化车间及养殖大棚建设的的大批红砖、白灰等材料已经购进,孵化车间将于今年年底彻底竣工,11月底,基地将进种鸭苗,投产后,年鸭苗孵化能力2000万只,新增销售收入5400万元、利润1800万元,利税450万元。基地设有培训教室,可容纳20余人听课,学习种鸭孵化技术,可带动1000户农民共同致富,为100名下岗职工或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东营广益农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东营市规模最大的养殖基地。
随着市场慢慢发展,人们对鸭肉的消费需求也在开始增长,“中国这么多人,每个家庭一个月一只鸭子也是不小的数目”。于是,他带动当地的养殖户一起做种鸭销售工作,在养殖技术方面提供帮助,在销售上全面负责,甚至连饲料也由他负责调运,担负起稻庄镇乃至周边地区的养鸭大户与销售业务并把市场推向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批发市场及加工企业。如今养殖基地已经把市场扩大到了国外,先后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他也被人誉为“鸭司令”。
其实,在养殖公司创办的这些年里,徐林也遇到过不少挫折,每当遇到禽流感的时候,人们都对禽类唯恐避之不及。很多养殖户看到市场行情不好,陆续退出,但他却咬牙坚持了下来,“养鸭,守得住才有出路”徐林淡淡的说道。
三、科学管理求生存。目前种鸭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如何才能够在众多的企业中增强竞争力、强占份额达到占领种鸭市场的目标,在生产中他重点做到:一是建立自己的种鸭繁育体系。外购鸭苗成本高、风险大,加之目前经济疲软,想要长期发展,必须走自繁自养之路。二是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鸭场的生产流程按工厂化以“周”为生产节律,采用流水作业、均衡的生产方式,喂饲料、饮水、除污等设施一应俱全。同时自己加工饲料。三是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益,他高薪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的教授担任总顾问,负责全场的技术指导,并对饲养员进行经常性培训。同时又招聘了专业技术人员,对鸭场的管理进行了科学规划。在防疫灭病上,采用国内先进的管理方法,制定缜密的防疫灭病程序制度,严把疫苗药品关,定期对鸭棚进行消毒。
“我不仅要自己的养殖事业取得成功,还要带领家乡人走上致富道路”徐林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对家乡人的期盼,愿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