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在中,男,1971年1月出生于蒙阴县经济开发区曹庄村,2002年9月至2004年10月任村支部委员,2004年11月至2007年12月任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副主任,2007年12月-2016年12月任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2016年3月通过全省统一组织的农村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入学考试,进入蒙阴电大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学习,年底被蒙阴县委授予“十佳农村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2018年7月顺利毕业。2017年5月,在2015级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第三学期全省实践教学活动中代表临沂地区作为典型进行发言并与学员交流经验。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培训,増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在学习期间,通过参加集中面授、送教下乡、网上学习等各种教学活动以及和其他学员交流学习经验,在党建业务、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扶贫开发、惠农政策方面学到了很多知识,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担任曹庄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村情,开展工作,实现村级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抓班子带队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注重把符合条件的,有学历、有头脑、有素质的年轻人发展为共产党员,使党员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认真组织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使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建立了服务群众的网格管理工作机制,两委成员每周二集中办公,周三至周日轮流代班,办公室全天有人,及时为群众提供方便。村两委成员实行包片制,两委包党员、党员包群众,进行网格管理,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困难。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实现了村里的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増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依托本村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针对群众缺资金,缺技术的实际情况,引导和帮助村民成立了蔬菜协会和忠强水萝卜合作社,多次聘请省科协、市科协、县科协专家对群众进行培训,指导群众种植技术,通过精准扶贫帮助困难群众协调资金,改建大棚,多次组织去寿光、苍山参观学习,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科技技术,仅此一项为群众增收2000多元,抓蔬菜合作社建设及示范带头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整活土地、人力、资金、农资等资源,做大做强本土产业,独创“棚三膜”的种植模式,大幅提高了村民收入,尤其是水萝卜、西瓜,形成了品牌效应,成为社区一大亮点。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为民实效。为解决居民出行、生活运输等问题,几年来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建设了10公里的村级公路及生产路,户户通上了水泥路,为解决群众饮水灌溉难的问题,通过“一事一议”投资15万元修建塘坝一处;为解决群众在高峰期用电不足的问题,积极沟通上级部门,对村内电网进行全面升级,投资10万元,新上合区4处;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投资8万元,建成一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室。先后投资20万元,建成了两处小广场,安装健身器材20多套,路灯30盏,建设凉亭3处,种植花草树木2000余平,粉刷墙壁1000余平,社区实现了“五化”,给群众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干群关系进一步提高
4、加强对弱势群体和老年人的关心帮助。社区每年对全村居民缴纳医疗保险户进行补助,对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实行“三个一”工程,即一袋米、一袋面、一百元钱,对突发事件造成家庭困难的,进行家庭救助,给他们送去党的温暖。
根据开发区党工委要求,近几年围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先后征地千余亩,为项目落地早日投产奠定了基础,先后完成了正佳物流有限公司、锣响车辆有限公司征地工作。
2016年以优秀村支部书记的身份,顺利通过全县“三类人员”选拔考试,成为了一名乡镇副科级干部,担任蒙阴县桃墟镇政府副镇长,分管道路交通安全、国土、执法、乡建、京沪高速等以及包扶管理区等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进取,勤恳工作,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分管工作。先后完成了京沪高速沿线15个村950余亩土地的征地、附属物清理任务以及房屋拆迁工作,完成农村“三年攻坚”道路、福利彩票路、旅游路的建设30余公里,先后进行农村改厕4900户,尽心竭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党委政府交付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