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电大校友魏凤英事迹
发布日期:2019-03-11浏览次数:字号:[ ]


魏凤英,女,汉族,42岁,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一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业务校长。从教23年来,兢兢业业,课堂深研,教改深耕,教育深入,是菏泽、山东教育界的一颗明星,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

身为语文教师,魏凤英老师扎根课堂,不断追求,不断超越。2008年,魏凤英提出“生命语文”教学观,倡导语文学科的生命性、生活性、生成性、生长性,主张文本解读的深度、厚度、宽度、细度,以激情点燃激情,以生命拥抱生命。还认为语文应给孩子一颗心,让其能细腻体察美;给孩子一双眼,让其能敏感观察美;给孩子一个大脑,让其能理性思考,有自我意识,最终,语文教学是为了完美学生的生命。多年的一线教学坚守使得魏凤英老师在菏泽市语文教学领域成绩斐然,所教班级语文成绩连续四届中考全市第一。

魏凤英老师立足教学教研,不断跋涉,不断前行。2008年5月论文《走近那隐去的情怀—浅谈“读出作者”》一文发表于《山东教育》。2008年12月,论文《精彩板书》发表于《山东教育》。2010年,在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指导下,主持省规划课题“陶冶性语文教学研究”的研究开展工作,并进一步完成对语文的认知,突出语文的陶冶性能,以语文的语言性、情感性、审美性、思维性、民族性为基,以读书、活动、课堂、实践性课程对学生进行陶冶。并提倡语文课堂紧贴学生认知,在字缝里读人读文,最终完成自我的生命对照。这一课题研究得到省市专家认可,并于2011年在全省中语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后由山东省教科所验收,于2015年11月结题。2015年12月,论文《初中语文“读的教学”亟待回归原点》发表于《山东教育》。

身为班主任,魏凤英老师以德育人,立德树人,成绩斐然。2012年,提出“生命教育”理念,提出德育的目的就是给孩子一个习惯—学习新知的习惯;给孩子一个方向—人生前行的方向;给孩子一种情怀—善良美丽的情怀;给孩子一种情趣—自我疗伤、自我快乐的情趣。主张变群体管理为个体关怀,变知识传授为潜能开发,变训诫灌输为指导引领,变传道授业为人格锻塑,变训练考试为人格养成;提倡培养学生的善良与悲悯、情趣与修养、思维与理智、责任与担当、坚强与韧性。通过课堂陶冶、故事体悟、激励暗示、活动锻塑、书面关注、自身引领,为学生的一生奠基……每晚十点,她提笔书写,给班级所有孩子每人一信,呵护心灵,点亮心灯,魏书生深受感动,欣然作序,专著《推开虚掩的心门》于2012年11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魏凤英思想纯正,胸怀奉献,一心付出,辐射引领。作为山东省语文课程专家,于2010年,与孙绍震教授一起培训枣庄市语文教师;2012年在山东临沂,为全省语文教师执教公开课,获得肯定;作为省优秀德育工作者,2013年赴胶州市培训班主任;连续多年为菏泽教育学院培训山东省骨干班主任;2013年在吉林教育学院参加国培,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学骨干上研讨课,赢得好评;2014年赴江苏徐州送课,被誉为“专为语文而生的老师”;2017年为河南新乡学院培训学员,并被聘为客座教授;每年培训菏泽市牡丹区、曹县、成武、巨野、鄄城、单县等各县区新教师以及语文教师或者骨干教师;作为省远程研修指导教师,课程专家,年年暑期指导大家网上学习;作为省工作坊主持人,先进理念引领全省语文教师;2018年9月被山东师范大学聘为教育硕士合作导师。

多年的教育教学坚守使得魏凤英老师已经成为山东省初中教育领军人物。2011年9月,荣获山东省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4月,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8月,被评为2012年度教育创新人物(山东省教育厅);2014年7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教育部);2014年7月,荣获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教育部);2015年9月,被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全省10人,教育厅网站宣传);2016年4月,被评为第三届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2017年8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育厅)。

 


【打印本页】【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 我校1项课题获批2024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 (25-03-20)
· 王瑛一行赴临沭调研 (25-03-19)
· 全省村(社区)干部专科学历教育2024学年第... (25-03-19)